2008年8月11日 星期一

工合大餅 國防部沒理由放棄
2008-08-11
中國時報
【呂昭隆/特稿】
 目前,台美有八項軍售卡住,總金額約一百一十億美元,奧運結束後,美國可能會放行。這批軍售案,工業合作額度談得很高,估計達三十至四十億美元之譜,如何有效運用,國防部宜有通盤規畫。
 國防部最早動腦筋想設軍火公司,主要就為軍售的工業合作。軍售工合以前交給經濟部,國防部也沒認真看待,直到國防預算緊縮,才回頭想到,可以自己直接抓工合這塊餅,談些技術移轉、後勤維修能量等事宜,再由工合額度扣除,減輕手頭負擔,於是有開設軍火公司想法,最後因國安高層介入,變形成「雙仁」鐽震,才走了調。
 台美軍售開始有工合,第一筆應屬一百五十架F十六戰機購案,但比例不高,軍方也不太懂得如何操作這塊「工合大餅」,看不出什麼成果。嚴格說來,博勝案起,軍方才慢慢懂得利用工合爭取技術移轉。之後,台美軍售就沒有什麼大案,工合點數有很長一段時間,沒什麼成長累進。
 這次三、四十億美元的工合額度,累進的點數相當可觀,軍方真該好好運用,是統籌集中要求技轉,還是與民間廠商合作建立商維能量,總之,有很多揮灑空間。
 當然,三、四十億美元的工合,不是打折或現金折價,軍售該付的錢,一毛都跑不掉,但若能有效運用工合,爾後後勤維修的錢,不見得非讓美商賺,而是國內廠商獲益,對國內經濟與國防工業自有益處。
 馬政府無須以人廢言,扁政府沒做好的事,若是該做,改正即可,不必全盤否定;國防部是否該成立類似鐽震公司,主導軍售工合資源的合理分配,的確值得重新正視。

沒有留言: